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2023实盘配资平台 01 体育旅游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初步显现 体育旅游不仅需要体育吸引物与专业人才的建设,而且对与之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有较高要求。因此,体育旅游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增长社会就业有显著作用。根据对湖南、浙江、广西、江西、宁夏、北京、内蒙古、安徽8省份的不完全统计,目前8省(市、自治区)共有体育旅游的相关从业机构7224家,创造各种就业岗位112万余个,营业收入约9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19亿元。地处中部的湖北,2010年,全省体育旅游共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总收入24亿多元。其中体育旅游项目(景点)营业收入15亿多元,体育赛事、节会活动收入5亿多元,其它各项体育旅游收入4亿多元。体育旅游为充实、丰富旅游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02 国内体育旅游、入境体育旅游、出境体育旅游初显雏形 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以国内游客为主体,国外游客为补充,出境游客为点缀。据实地调研,在高尔夫、滑雪、登山、潜水等运动项目,均有少量的入境游客,从整体上估计,约在5%左右。一些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如上海的F1,入境游客占到近20%;广州亚运会期间,入境游客占到了21%左右。随着近年来出境游的不断升温,出国观赏精彩的赛事,参加一些饶有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成为一些体育迷们的自觉选择。如中体竞赛、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中旅体育旅行社等等都曾组织过不同的出国观赛旅游。 03 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营销渠道 1986年,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成立。随后,一些省(市)的体育局亦成立了相应的体育旅游公司,如贵州省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湖南省体育旅行社、甘肃国际体育旅行社、广东省国际体育旅游公司等。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多,一些大型旅游社,如国旅、康辉、青旅等纷纷设立了专门的体育旅游社。部分体育经纪公司亦纷纷把体育旅游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一些体育旅游的景区景点、赛事,成为各个旅游中介企业竞相争取的“香饽饽”。如贵州南江大峡谷漂流,有100多家旅行社与其签订合作合同。黑龙江亚布力的滑雪,85%的游客均是由旅游社招徕。目前,在旅行社层面,初步形成了专、兼相结合体育旅游营销渠道。 04 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起步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制约着体育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为了适应日益活跃的体育旅游实践,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率先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体育旅游专业。而后,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纷纷增开了体育旅游、旅游与户外运动等相关的专业。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培养起步并健康发展。 05 加快发展体育旅游正在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国家旅游局先后开展了两次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分别是2001年的“中国体育健身游”和2008年的“中国奥运旅游年”。国家体育总局把体育旅游列入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区,鼓励各地建设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一些省(市)出台了发展体育旅游的新规划、新举措。如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认定办法》、安徽省出台了《体育旅游产品发展规划》。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01 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和多部门协管机制 体育旅游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产业。它不仅关系到体育、旅游两个部门,而且涉及到国土、工商、环保、安保、保险、金融、财政、航空、海事、森林、水利等众多部门。促进体育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在政府各部门间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协调管理机制。由于协管机制不健全,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高效利用,而且在微观层面妨碍了体育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影响到了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例如,现在开展体育旅游的景点和企业在从事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业务时都遭遇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以及不同程度的乱收费问题。此类问题,只有通过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必要协管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 02 缺乏对体育旅游的规划引导 体育旅游规划对体育旅游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目前,我国除了安徽省制定了《体育旅游产品发展规划》之外,其他省市均没有制定专项规划。由于体育旅游在开发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一些省市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不准、设计粗糙、缺乏特色、布局不合理、与整个景观的融合度低和不协调等问题,一定程度破坏了资源,影响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调查显示,70%以上的省市都认为,目前本省体育旅游业缺乏或需要规划,对体育旅游规划的需求空前强烈。 03 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体育观赏性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差异化和特色化明显不足;参与性产品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项目和产品运营周期较长,更新率低;体育演艺类产品文化含量较低,艺术品位不够,缺少“精品”和“特品”。同时,相当一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还存在市场定位不清、运营效益较差的状态。另外,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地区分布不均和运营季节波动较大的现象还十分突出。 04 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国内已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景区,普遍存在景区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景点可达性较差,景区内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标示标牌、停车场、旅游公共信息系统大多不配套或不达标等问题,同时步道、自行车道、野外宿营地的建设标准也普遍较低。 05 体育旅游人才匮乏 体育旅游业作为一项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的产业,需要3类人才支撑,一是既懂旅游经营管理又具有一定体育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管理人才;二是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技术指导人才,如漂流的救生员、滑雪的导滑员等;三是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研发人员。目前,我国这3类人才都十分匮乏。调查表明,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是当前制约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06 体育旅游相关制度建设落后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体育旅游企业的从业审批制度不健全。体育旅游中相当一部分是高危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保证这些项目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风险预警与救护标准、场馆设施安全标准、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技术标准。标准缺失,一方面会导致投资者“无章可循”,另一方面也会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这两种现象目前在户外运动、滑雪运动中已经出现。其二是监管、评价制度不健全。监管是维护体育旅游市场的必需手段,等级评价是激励体育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而目前这方面还非常薄弱。 07 体育旅游的营销渠道单一、宣传薄弱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的营销主要以旅游社招徕为主,对新兴的网络营销、体验营销、合作营销等等现代的营销方式引入上非常欠缺。宣传方面亦比较薄弱,更多的集中在企业层面上,缺乏政府层面的公益性、教育性、主题性的宣传教育。宣传形式单一,以广告宣传为主。在旅游业的竞争从景区、线路转向区域、城市竞争的背景下,体育旅游的发展,在营销渠道上必须从单一走向多元;在宣传上,必须坚持政府公益宣传和企业市场宣传相结合、景区景点宣传和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宣传相结合。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积木评论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过去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是发展困境同样并存。相比国外,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起步晚,同时母产业体育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失衡,因此体育旅游产业出现以上问题也不足为奇。相信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时期、大力支持体育产业的机遇、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背景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将会迎来“黄金期”。 文章来源:鲍明晓2023实盘配资平台,赵承磊,饶远,黄海燕.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J].体育科研,2011,32(06):4-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